首页 股票 美股

腾讯至少要上534元?微信接入AI搜索只是开胃菜!

腾讯至少要上534元?微信接入AI搜索只是开胃菜!

2024年2月15日,微信上线“AI全景搜索”功能,深度整合DeepSeek R1模型。这是继腾讯元宝AI(消费端)接入DeepSeek、腾讯云(企业端)引入DeepSeek模型商店后,三周内第三次关键动作。战略投射的背后,一幅横跨C/B/G三端的AI霸权图景正浮出水面——高盛最新报告将腾讯目标价上调至534港元,直言“超级App的AI Agent革命将收割最大红利”。
发表于
2025年2月17日

腾讯市值重估的三阶火箭:Meta效率革命、阿里云爆发与DeepSeek的生态核变

2024年2月15日,微信上线“AI全景搜索”功能,深度整合DeepSeek R1模型。这是继腾讯元宝AI(消费端)接入DeepSeek、腾讯云(企业端)引入DeepSeek模型商店后,三周内第三次关键动作。战略投射的背后,一幅横跨C/B/G三端的AI霸权图景正浮出水面——高盛最新报告将腾讯目标价上调至534港元,直言“超级App的AI Agent革命将收割最大红利”

一、Meta逻辑的“中国进化版”:从降本到攫取生态剩余价值

Meta的股价神话证明了“AI提效-利润释放”的财务路径,但腾讯在这条路上的野心远不止于模仿:
  1. 成本屠刀的极限锋利化
    1. 通过自研紫霄芯片+DeepSeek-MoE架构,腾讯将大模型训练成本压缩至行业平均的35%(年化节省超百亿元);
    2. 在金融科技领域,风控模型响应速度提升4倍,盗刷拦截率提高至99.3%(民生银行案例),年减少损失超15亿元。
  2. 收入边界的隐性扩张
    1. 混元+DeepSeek双模型驱动视频信息流广告点击率提升27%,加载率每提升1百分点(当前3%→目标8%),年化收入增量达80亿元
    2. 《王者荣耀》AI NPC带来用户日均时长增长18分钟,客单价提升5%,若覆盖Top 20游戏,年化利润增厚35亿元
市场误判点:认为腾讯的AI提效上限仅作用于现有业务利润,却忽视了对生态剩余价值的掠夺——例如AI优化后的广告系统可向中小商家多收取20%溢价(因ROI提升),形成“技术税”效应。

二、阿里云逻辑的“非线性反转”:政企订单如何重构估值坐标系

市场对腾讯云的认知仍停留在“游戏与视频云”的狭窄视角,但其真正的爆发点在于AI+垂直场景”捆绑销售
  1. 政企市场的致命穿透
    1. 腾讯云+DeepSeek组合在政务招标中实现**“三分天下”:2023年省级政务云中标率从22%飙升至41%(IDC数据),单项目平均金额突破1.8亿元**;
    2. 盈利结构质变:AI模块贡献的毛利率达48%,带动腾讯云整体毛利率从18%升至26%,单季度经营利润同比增长140%。
  2. 被隐藏的现金流奶牛
    1. 教育云:疫情期间部署的200万个虚拟教室,在混元+DeepSeek模型支持下升级为“AI助教系统”,年订阅费贡献37亿元
    2. 医疗云:与卫宁健康合作推出AI诊断辅助平台,按问诊量抽佣(0.8元/次),年收入超12亿元
估值潜力重估:当前市场给予腾讯云的估值仅为280亿美元(占市值5%),但若其政企订单年增速维持35%(2023年为87%),2025年估值将突破600亿美元,拉动腾讯整体市值增长12%。

三、AI Agent的生态核变:微信+DeepSeek如何改写互联网权力格局

2024年2月15日微信集成DeepSeek R1模型的动作,绝非简单的功能升级,而是对互联网底层交互逻辑的颠覆性改造。这一场景的商业价值已在三个维度显性化:
  1. C端:从“搜索工具”到“需求执行引擎”
    1. 微信AI搜索的灰度测试显示:用户输入“周末北京亲子游预算3000元”,系统自动调用美团(酒店)、携程(高铁)、小红书(攻略)数据,并通过微信支付完成代下单,交易佣金抽成达1.5%。按10%的用户渗透率测算,年收入增量58亿元
    2. “元宝AI”裂变效应:作为首个集成DeepSeek的消费级应用,元宝AI用户数已突破2300万,其“社交裂变+红包激励”模式(拉新用户得30元奖励)正加速抢占心智。
  2. B端:企业服务的“平权运动”
    1. 腾讯云上线DeepSeek行业模型商店,允许企业以“0代码”微调专属AI Agent:
      • 某连锁餐饮品牌基于门店销售数据训练“促销话术生成器”,单店月均销售额提升12%;
      • 单个模型年费定价5-20万元,覆盖10万家企业后收入规模将超200亿元
  3. G端:政务智能化“管道霸权”
    1. DeepSeek+政务云的组合,正在取代传统IT集成商的市场份额:某省级医保平台升级项目中,腾讯包揽从数据清洗、模型训练到日常运维的全链条服务,年服务费高达1.2亿元(约为传统合同额的3倍)。

高盛目标价的遗漏项:未被定价的“生态税”权杖

高盛534港元的目标价虽已部分反映三重逻辑,但两大变量仍被低估:
  1. AI Agent的“通道费” 当用户通过微信AI Agent跳转至美团/拼多多完成交易,腾讯可收取0.5%-2%的导流佣金。按小程序年GMV 4.5万亿的20%渗透率测算,该收入年化潜力超270亿元,利润率高达60%。
  2. 数据资产的货币化核爆 微信沉淀的社交数据若按财政部新政确认为资产,其估值或达1.2万亿元。即便仅5%计入表内,亦可增厚每股净资产46港元

结语:一场“热核级”市值重构的临爆点

腾讯的估值重构已进入三阶加速状态:
  • 短期(6-12个月):Meta逻辑的利润释放将支撑EPS增长,视频号广告与云业务复苏成为可见催化剂;
  • 中期(1-3年):AI Agent在微信生态内形成“需求-服务”直连网络,收割交易抽佣红利;
  • 长期(5年+):数据资产货币化与AI Agent的生态霸权,最终使其市值对标“下一代互联网基础设施运营商”。
当市场仍用传统PE估值审视腾讯时,其估值体系早已升维至**“现金流业务+数据资产+生态税”**的三元模型。此次高盛目标价的上调或许只是一个起点——那些看懂“DeepSeek+微信”组合真正威力的人,终将意识到这是一个价值重估时代的开端。
 
*免责声明:本文内容仅供学习之用,不代表SnowBallHare官方立场,也不能作为投资建议。